文章摘錄
在修習「止」的過程中,若無「定、慧」相資,則很容易隨著雜妄輪轉,最後有些連本心都還忘失,進而轉入魔道,此點不得不慎,如何可以得免?

修持「止」的階段,稍微有一程度以後,可以嘗試著返聞心息,也就是用自己的心若有似無地去覺知更細微的呼吸,去覺受它的來和去,漸漸地會感受到呼吸若有似無就如同風中之飄絮,此時應進一步從呼吸中體悟,觀察身心一切內外本無實存,既無所從,哪來所住?初初進入「止」和「觀」的時候,某些行者很容易在修「觀」之時,隨著所緣漸漸地讓心進入「輕安」或者類似「近行定」的境界,但這還是不確定的「止」和「觀」,因為也有些人在這個階段,坐著、坐著心似乎無所依託地著在某處,感覺上類似心安止在某一處,但有時候很長一段時間,卻又落於空亡之際毫無定處,也失卻了覺知。

釋迦牟尼佛所開演的八萬四千法門,所有的大小諸乘,從聲聞、緣覺到菩薩,無一不是都從耳根聽聞法音而悟道

《楞嚴經》裡面之所以到最後是以觀音菩薩的耳根法門做為收場,從另一個角度來講,也是在說明耳朵相較其他諸根來講,它是最圓融無礙,在所有的十方世界之中一切外塵都自有其功德妙用,我們身上的六根當然更有妙不可言之處。每一個人身上所組合而成的莫非是四大、六根,這些雖然都是非實有終究會成、住、壞、空,但在還沒有解脫成就之前,若是可以藉由四大假合和六根,從見聞覺知獲得圓通無礙,這個就是妙用圓滿之處。

靜坐可以體會到許多令人舒適的覺受,但我們知道要如何跟自己的心好好相處嗎?

團體靜坐時,比較容易讓自己的專注力分散,即便你心中知道要專注,但旁邊的呼吸聲或其他人的動靜也會影響到你的專注力,除非你接受過對於色蘊區塊有甚深的練習,否則一般人還是比較難以做到不受干擾,特別是自己也知道必須要放下,但是如果你再去要求自己的心要放下,反倒變成頭上安頭另外的妄念。在這個狀態下不妨經常地反問自己,用一首偈語提醒自己,當然不可能幾次就做到這種境界,但最起碼你已經有提醒自己妄念的方法,「我若無心於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」;或者是另外一句「任他境界萬千,只覺胸懷一片」。

認為打坐和禪定開悟有直接的關聯,其實大錯特錯

一聞法師畢竟窮半生之力參禪且專研《楞嚴》和《楞伽》,尤專注於《楞嚴》一經,從某一次的茶敘中他和我聊到證道歌裡面所說的:「心是根,法是塵,兩種猶如鏡上痕;痕垢盡時光始現,心法雙忘性即真」。要知道一般之所以無法真正證得人法雙泯,主要是在於對於動相靜相皆有所緣的緣故,如果沒有修持反流之行恐怕無法觸及自性,即便了知如何入亡,但是未必可以入寂,主要的原因在於動靜二相仍然無法到達不可得之境,也就是耳根所修的極致,能聞的根和所亡的境必須同時皆盡。

許多人都會問打坐時如何把妄念停止?這點並不是說你想停止妄念就可以停止,完全關乎到你的呼吸粗和細的問題

從開始的數息到隨息,最主要的重點都還是著重於心氣的合一,但對於一般人而言,「心」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,這個時候就是專注在自己的意念上面就可以。意念就是自己的念頭,念頭如果可以控制得住,思想便可以統一,思想統一的時候,就象徵著你身上的氣是在和緩的狀態,當時心便會比較平靜。心如果沒有東奔西竄,就比較容易進入停歇,漸漸地再調協自己的呼吸,便會進入止的狀態,此時心中再不要有任何的雜想妄念生起,若有,就再度把你的注意力停在某一個自訂的定點上。

...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...